小到恶心呕吐,大到非法入侵,VR/AR给技术公司带来的麻烦确实不少。
《口袋妖怪GO》点燃虚拟助手的隐私与安全问题:如何保护个人信息?了AR烈火,人们对VR技术的关注也逐年攀升。然而,一些法律陷阱也随之涌现,稍有不慎,公司就很容易落入其中。
法律人士提醒,打造VR/AR内容时要注意相关的法律问题,包括侵权问题、擅闯民宅、非法数据收集等。
律师事务所BakerHostetler的Linda Goldstein担任事务所的广告江南体育官网、营销和电子媒体工作。她表示,关于VR/AR的法律问题更多与消费者有关。
Goldstein说:“是时候要注意这些法律陷阱虚拟助手的隐私与安全问题:如何保护个人信息?了。”
无独有偶,今年6月,法律公司Reed Smith发布了一份关于VR/AR法律问题的白皮书,当中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。
私有财产与人身安全
由于AR通过手机镜头等把数字效果叠加在现实世界中,技术公司和内容创造者应当特别注意这种技术的使用方式。
Goldstein说:“目前最值得注意的法律问题之一,就是擅自闯入私人领域。”她提醒技术公司,如果要推出AR游戏的话,最好把游戏地点定位在公共区域,以防受到不必要的起诉。
此外,技术公司和内容创造者应当注意到,VR/AR体验会影响人们的行为。
“人们往往盯着手机走在大街上,很容易忽略身边的环境。”Goldstein说,“所以,人身安全就成了问题。” Reed Smith在白皮书中也提到,由于VR/AR技术给人们带来沉浸感受,“VR/AR让用户更加融入到虚拟场景中”,用户的行为很容易造成人身伤害。
律师事务所Venable品牌营销顾问Po Yi表示,VR可能会引起恶心等身体不适,所以技术公司在推出产品时应当设置年龄限制,并作出相关免责声明。
版权、商标与形象权
Goldstein说:“如果虚拟助手的隐私与安全问题:如何保护个人信息?你的app或者其虚拟助手的隐私与安全问题:如何保护个人信息?他内容使用了从其他地方找到的形象或者艺术品,你就要留意当中的法律问题了。”
Reed Smith娱乐与媒体法律顾问Michael Sherman说,随着VR/AR进一步普及,版权问题将成为最严重的法律问题之一。因为同样受版权保护的形象在VR/AR场景和电影场景中出现,是两种不同的情况。
“电影可以对受版权保护的物体一扫而过,所以不一定造成法律问题。” Sherman说,“但是在VR场景中,物体可以反复出现,图片也可以一直挂在墙上。如果观众可以长时间留意这些受版权保护的物体,那么创作者是否有权使用这些物体就成问题了。”
Sherman举了一个例子:如果你在VR场景中打造了一个卖苏打水的柜台,上面贴上了可口可乐的商标,这种情况下观众可能会误认为可口可乐是这个VR体验的赞助商。此外,如果场景中含有暴力、性等被很多品牌认为是不安全的内容,你可能会受到这些品牌的法律起诉。
Sherman说:“可口可乐公司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。这可能造成商标侵权。”
Sherman建议,技术公司和内容创造者应当重新查阅授权合同等文件,确定自己是否有权在VR/AR内容中使用这些形象。他说,如果合同文件中出现诸如“允许在现存或后继出现的媒体中使用”等句子,则表示合同允许使用相关形象。
《幸运之轮》节目主持人Vanna White
形象权是一种对个人公共形象的保护,而公众人物特别注意这一权利。如果某人的个人形象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被用于商业用途,相关企业有可能侵犯这一权利。Reed Smith在白皮书中也举出了相关例子:1993年,《幸运之轮》(Wheel of Fortune)主持人Vanna White宣称,三星某广告中的机器人与她长相相似,侵犯了她的形象权。White起诉三星最终胜诉。
真实展示产品功能
法律咨询公司Kelley Drye and Warren的营销与广告律师Gonzalo Mon表示,产品展示也是一个应当受到重视的问题。新兴广告形式也要保护消费者法律权益。
Mon说,如果商家允许消费者在虚拟场景中试穿衣服等商品,那么这种商品体验必须真实反映商品的实际情况。
他说:“如果消费者在虚拟场景中选购商品,商家不能美化商品在场景中的形象,然后告诉消费者商品的某些功能实际不存在。”
另外,如果目标消费群体是儿童,商家要更加留心。
“VR/AR场景的玩具飞机可以在天上飞,成年人当然知道这不是真的,可是小孩子则不然。商家向他们清晰说明这一点,以免他们对产品产生不现实的期待。”Mon说,“商家不应该把产品功能夸张地放大。”
除此之外,产品功能和特价优惠等信息也应当清晰传递给消费者。
“法律依然要求产品情况如实公开。”Mon说,“在VR/AR场景中展示产品功能也许困难一些,但是该做的还是要做的。”
个人隐私问题
数据收集等隐私问题一直以来都是让技术公司头痛的问题。VR/AR行业也不例外,尤其是黑客入侵等问题。Po Yi说,实际上VR/AR体验中隐私泄露风险更高,因为这些体验往往需要大量收集体验者的地点、个人行为等数据。
“产品发布时应当清楚地告诉消费者该产品的用途。”她说,“所以,技术公司和创造者要考虑自己需要从体验中收集哪些数据,而这些数据的收集是否符合法律和道德规范。”
“这些数据是否完全公开?如何确保数据安全?”Yi问道。
技术公司和内容创造者在VR/AR内容的开发初期就要考虑清楚这些问题。虽然并非所有的问题都严重到要打官司的地步,但是如果消费者认为该体验具有侵犯性,这也会对公司形象造成长期损害。
Yi说:“你要清楚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后果。”